第三章 - 计算机的算术运算
约 2082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加法和减法
二进制的加法和减法是简单的,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判断溢出 (overflow)。
对于有符号数在补码下的运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溢出条件:

而对于无符号数,我们则将溢出视作进位或借位后的正常结果,所以一般忽略而无需进一步的操作。
能够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硬件称作算术逻辑单元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接下来我们来构造这一硬件。
1 位 ALU
1 位 ALU 的和与或运算是容易实现的,只需要引入对应逻辑门即可。而加法运算则需要 1 位全加器实现,减法运算只需要在执行加法运算前取补码。
于是将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即可实现 1 位 ALU。

64 位 ALU
类似于行波进位加法器,我们只需要将 64 个 1 位 ALU 相连,即可得到 64 位 ALU。

修改 64 位 ALU 以适应 RISC-V
目前设计的 ALU 已经支持加、减、与、或四种操作,而且实际上也顺带实现了其他一些逻辑操作。作为逻辑电路其功能已经足够了,但在实际的指令集中这一设计还不完整。
还需支持的一条指令是小于置位指令 slt
。如果 \(rs1 < rs2\),则操作产生 \(1\),否则返回 \(0\)。为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为 ALU 添加一个输入 Less。此时,只需将除最低位外的 Less 均置 \(0\),并将减法运算结果的最高位(符号位,即图中的 Set)连接到最低位的 Less 即可。此时得到的 1 位 ALU 如下图:

此外,ALU 还需要能够进行相等判断,以支持条件分支指令。这一操作也是简单的,只需判断减法运算的结果是否为 \(0\)。
同时,由于每次使用 ALU 做减法时,要将 CarryIn 和 Binvert 都设置为 \(1\),其余时候都设置为 \(0\)。因此也常将这两条控制线合成为一条控制线 Bnegate。于是最终的完整 ALU 如下:

其控制线输入和对应的功能为:
Ainvert | Bnegate | Operation | 功能 |
---|---|---|---|
0 |
0 |
00 |
与 |
0 |
0 |
01 |
或 |
0 |
0 |
10 |
加 |
0 |
0 |
11 |
减 |
0 |
1 |
11 |
小于比较复位 |
1 |
1 |
00 |
或非 |
最后我们通常用如下的记号表示 ALU:

超前进位
前面我们提到,行波进位是一种直观的实现方式度是不尽人意的。对应的一种机制,即超前进位加法器 (vary-lookahead adder) 就是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记每一位的两个输入为 \(a_{i}\) 和 \(b_{i}\),进位为 \(\text{CarryIn}_{i}\),简记为 \(c_{i}\)。于是通过简单的变形我们可以得到
于是我们记 \(g_{i} = a_{i} b_{i}\),称作生成因子 (generate factor);\(p_{i} = a_{i} + b_{i}\),称作传播因子 (propagate)。从而得到
于是利用此进行第一级抽象,可以更简洁地计算进位。4 位的进位如下:
但是这种形式虽然避免了行波的等待时间,但是表达式仍然冗长,于是我们要进行两级抽象。
例如,当我们用四个 4 位加法器组成 16 位加法器时,我们用 \(P_{i}\) 表示整个子加法器的传播信号,仅当其中每一位都传播进位时才为真。
类似地,我们用 \(G_{i}\) 表示整个子加法器的传播信号,仅当其最高有效位生成进位时才为真。
于是基于第二级的传播和生成因子,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子加法器的进位信号表示:
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 16 位的超前进位加法器:

此时,我们可以对超前进位和行波进位加法器的速度做一个对比。以计算 \(c_{15}\)(即 \(C_{4}\))的门延迟数为例,行波进位的每一位进位需要两个门延迟,于是门延迟数是 \(16 \times 2 = 32\);而超前进位中 \(p_{i}, g_{i}\) 都是由 \(a_{i}, b_{i}\) 定义的一级逻辑,在两级抽象下仅需 \(2 + 2 + 1 = 5\) 个门延迟。因此在 16 位加法器中超前进位比行波进位快 6 倍,这一优势会在更大规模的加法器中会更显著。
乘法
串行乘法
二进制乘法的实现思路是容易的。只需要将被乘数不断左移,并在乘数位是 \(1\) 时将左移后的被乘数加到结果上即可。据此实现的 64 位乘法器如下:

但是根据这个朴素的思路设计出的乘法器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计算 64 位的乘数和被乘数的乘法,需要我们使用一个 128 位的 ALU 辅助我们完成中间的运算。于是在注意到寄存器和加法器有未使用的部分后,我们可以高效地利用积寄存器,将乘数放到积寄存器的右半部分。如果乘数的最右位是 \(1\),那么对被乘数和乘数进行移位,并同时将被乘数加到积上。据此我们可以得到改进后的乘法器:

带符号乘法的处理是容易的,只需要单独根据符号位确定积的符号位,并取被乘数和乘数的绝对值相乘即可。
快速乘法
通过在乘法运算开始时检查 64 个乘数位,就可以判定是否要将被乘数加上。快速惩罚可以通过为每个乘数位提供一个 64 位加法器来实现,每个加法器计算被乘数和乘数位相与的结果和上一个加法器的输出之和。
但显然,通过简单地将低位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到高位加法器的输入端来组织这 64 个加法器,仍然需要 64 次 64 位加法的时间来完成运算。更明智的方法是将其组织成如下图的并行树,于是我们只需要 \(\log_{2} 64\) 次 64 位加法的时间就能完成运算。

RISC-V 中的乘法
mul rd, rs1, rs2
:64 位乘法,rd
保存 128 位乘积的低 64 位mulh rd, rs1, rs2
:64 位乘法,rd
保存 128 位有符号数之间的乘积的高 64 位mulhu rd, rs1, rs2
:64 位乘法,rd
保存 128 位无符号数之间的乘积的高 64 位mulhsu rd, rs1, rs2
:64 位乘法,rd
保存 128 位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的乘积的高 64 位
除法
除法的实现和乘法类似,我们直接给出改进过的 64 位除法器:

即我们每次从余数寄存器中减去除数寄存器,并检查余数。如果余数非负,则把结果放入余数寄存器,并左移商寄存器后将新的最低位设置为 \(1\)。否则不更新余数寄存器,直接左移商寄存器并将新的最低位设置为 \(0\)。再右移除数寄存器并重复以上操作。
改进后的除数寄存器把商寄存器和余数寄存器右半部分拼接,从而只需要 64 位 ALU 辅助运算。